开栏语:再过三天,就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日。百年来,中国的整个社会、整个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年来,厦门的仁人志士筚路蓝缕,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厦门。从今天开始,本报连续推出纪念辛亥百年大型系列报道,今日请看《闽商百年》,明日出炉《台商百年》,敬请关注。 如果说厦门曾被称为“世界上最脏的两座城市之一”,已习惯“海上花园城市”称谓的你会不会被吓一大跳? 没错,这是事实。对于厦门而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段有着重要意义的岁月。在这段岁月里,作为商南商贸中心的厦门市经历了一番脱胎换骨的历程。三十年代中叶,厦门城市的框架和基础已然奠定,厦门,已经从典型的前工业城市转化为近代区域都会。 在这个历程中,有一些名字,至今仍闪耀着光芒。 凭借“航路交通转输利便”,厦门从16世纪起,逐渐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国内物资交流和重要转运站和华侨出入祖国的门户。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辟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与海外,尤其是与东南亚经济关系密切,厦门经济发展较快,成为闽南商贸中心,在东南沿海占有重要地位。 商业的兴盛带来了城市的繁荣,然而,由于缺乏市政建设,当时的厦门却毫无“海上花园城市”的风采,相反,甚至被外国轮船的水手称为“世界上最脏的两座城市之一”。一群优秀的闽商改变了这种现象。1920年前后,林尔嘉、黄奕住、洪鸿儒等著名商人与厦门海军官僚、地主商绅携手建设厦门市政,组成市政会,并分别担任正副会长,将关系国计民生事业之发展权挽回和掌握在国人之手。在他们的全力操办下,第一条马路、第一家电话公司、第一条公共交通线路,还有漳厦铁路、厦门电灯电力公司……在这一群人的努力之下,厦门的城市建设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
开元路。 | |
市政:开元路开启市政新纪元 [参与闽商:黄奕住等市政会委员] 市政会的委员们认为,市政建设首先要解决交通与街道的问题,而两者应同时并举。于是,就在市政会成立当年,厦门第一条马路———开元路开始兴建。“开元”二字,便包含“开辟新纪元”之意。开元路全长700米,路面仿英国“麦加顿”式,两旁为带骑楼的商住楼房。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街道还有鼓浪屿上的日兴街。 黄奕住在濒临鹭江东侧坞内买下大片荒地,除在临海一边盖了一座在当时颇为现代化的厦门酒店外,还开辟一条街道“日兴街”。这是鼓浪屿上第一条用条石铺成的街道,也是第一条在空地上按照设计图纸修改、由整齐的楼房组成的街道,是厦门市街道现代化起步的标志之一。只可惜,日兴街两旁建筑如今已被拆毁,街道亦被并入龙头路。
商办厦门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设在厦门港(今民族路)的发电厂。 电力:迈向新时代的那一闪亮 [参与闽商:陈祖琛 陈耀煌 黄庆元 林尔嘉 黄奕住等] 电力与通讯,被称为工业文明的象征。 1911年,陈祖琛与黄庆元、叶鸿翔等发起集资银元15万元,由其子陈耀煌负责筹建商办厦门电灯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12年投产发电。同年,董事长陈耀煌病逝,股东推选副董事长黄庆元继任董事长。 此后,黄庆元不断倡议扩股增资,增添设备,供电范围不仅遍及市区且扩至郊区。 1913年,英国商人创办的鼓浪屿韦仁电灯公司,主要供应“公共租界”上外国侨民的生活用电。1928年,面对厦门民众“收回租界”、“争回电灯权”的强烈呼声,鼓浪屿工部局出于无奈以公开招标形式决定电灯公司的经营权。最后, 由林富阁、吴鸿熏、卓全成、丁玉树组成的商团中标,同年12月21日正式成立“鼓浪屿中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结束了外国人垄断鼓浪屿电气事业的历史。
日兴街。 交通:从此穿行鹭岛 [参与闽商:陈日铭 陈有才 洪鸿儒 张镇世等] 除了兴建公路之外,公交事业也发展起来。1926年,回厦侨商陈日铭、陈有才等成立民办全禾汽车公司,与政府签约,通过修筑江头至高崎、江头至五通、厦大至云梯岭、安兜至钟宅、浦园至何厝等道路换取公交专营权。1931年,民办全禾汽车公司以美仁宫为起点,开办高崎、五通、云梯、钟宅、江头五条线路,贯通厦门市区与禾山交通。1929年洪晓春、张镇世等人组建厦门公共汽车公司。1934年9月1日,厦门公共汽车公司的公交车开始在岛内穿行,厦门的公交事业进一步发展。 通讯:电波传来的第一声问候 [参与闽商:林尔嘉 黄奕住等] 1907年,林尔嘉创办了厦门第一家电话公司———德律风公司。1921年,深感厦门有必要加强发展通讯业的黄奕住从林尔嘉手中承接了厦门德律风电话公司,扩充资本至30万元,筹建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并在1928年以23250元的代价,将日本人创办的川北电话公司收回自办,独资经营不以牟利为目的的厦门电话股份公司。1921年,黄奕住更新设备,铺设厦鼓光缆,于1923年实现厦鼓正式通话。
“远东第一水厂”——厦门自来水公司。 饮水:“远东第一水厂”诞生记 [参与闽商:黄奕住 黄庆元 洪鸿儒 等] 厦门与鼓浪屿长期缺水。旧时,居民用水主要依赖人工搬运,卖水俨然已是一个行业。携巨资回厦生活的黄奕住见状,认为必须加以改善。 1920年,黄奕住发起筹办厦门自来水公司,并与黄庆元等人着手募股集资。 1921年2月,公司成立。黄奕住不仅亲自操刀公司一应事项,更以厦门全市最高月薪聘请了从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来的林全成任总工程师。厦门自来水公司因其设备先进,管理严格,水源又好,所供水的质量极高,来往于厦门的各国商船,在试用厦门自来水公司所供之水的过程中,经过各国多种仪器的化验,确认厦门自来水的水质在东亚居第一位。“远东第一水厂”的美名,便由此而来。后来,厦门自来水厂又扩资40万元,在厦门和鼓浪屿建设上下水码头,逐日将滤清的水运往鼓浪屿,正式向鼓浪屿供水。
黄奕住: 不改国籍 携资回国 黄奕住1884年远渡南洋谋生,先到新加坡,后转赴荷属东印度的棉兰、三宝垄等地,最初为人理发糊口,积累一定资本之后,创办“黄日兴”商行,到30岁时就已坐拥百万家资。商行主营进出口贸易、糖业和部分金融业,兼营咖啡、大豆等特产,人称爪哇糖王。 一战结束后,荷属爪哇各埠商业复兴,荷兰殖民政府勒索工商企业补交1914-1918五年间的所得税及其他因战争停征税款,同时又规定荷兰籍民可以减轻税收,要求黄奕住加入荷兰籍。日本领事馆也以出面代为交涉减税为条件,要求他加入日本国籍。黄奕住十分不忿,毅然决定结束商行业务、携资回国。1919年,黄奕住抵达厦门,成为当时厦门携带侨资回国最多的侨商。
洪鸿儒: “无过可悔” 忠贞爱国 洪鸿儒字晓春,又号悔庵,福建同安人,在厦门被尊称为“晓春伯”。洪鸿儒先后担任厦门商务总会总理、会长、副会长、主席,是厦门早期著名商界领袖。除领导商运之外,洪鸿儒更以忠贞爱国的情操为世人所景仰。1938年,厦门沦陷,洪鸿儒不愿当日本“顺民”,以74岁高龄亡命海外。由于他在厦门享有崇高的声望,日本人派特务到香港对他威逼利诱,企图挟其回厦担任伪政权的“治安维持会”会长,被他坚拒。由于不堪高压,洪鸿儒逃往安南(今越南)西贡。日本特务继续跟踪胁迫,他又只身逃往新加坡。1941年,日军进犯新加坡,他又逃往马六甲,最终在马六甲被捕进集中营。日本人千方百计诱迫洪鸿儒出任伪职,但都遭到拒绝。一次,日本人要他只要悔过书上具名便可释放,洪鸿儒以“无过可悔”四个字直接拒绝,让诱降的日本人颜面扫地。由于坚持民族气节,洪鸿儒直到日本投降才得以获释。1946年10月,82岁高龄的洪鸿儒回到厦门,受到各界热烈欢迎,1947年,国民政府特颁发“忠贞爱国”匾额一幅,嘉奖洪老精神。 本版史料、图片由洪卜仁提供 本版撰文陈晓东
|